车门上、车厢里、街头电线杆、商店门把手……皆见二维码。从日常生活到政务工作,二维码适用场景越来越多。然而随处可见的二维码自带危险属性,在见码即扫的同时,骗子可能已将黑手探入你的囊中。原本是扫码支付,钱却转给了骗子,本想扫码瞧瞧更丰富的内容,手机却中了病毒。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,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、移动支付、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。然而,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,不法分子将木马程序、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,消费者扫码被盗刷现象时有发生。这个给人带来便捷的小小二维码,似乎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移动平台的普及,移动营销好像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,而现在移动营销最直接的工具正是二维码。
扫描衣服上的二维码便可以获知衣服的产地、型号、成分;点一份快餐通过扫描店铺二维码就可以在线转账;即将入驻岛城的ofo共享单车用二维码给每一辆自行车“刻”上身份标记,扫描就可以骑走享受交通便利。
内容获取、交易支付、社交沟通,二维码,从最初仅作为微信的内置功能,如今已发展成覆盖人们衣食住行,链接线上、线下的重要媒介。
这些黑白相间的小方块代表一个个ID数据集,只需要用相应的手机程序对准扫描,就可以获取囊括其中的万千信息。
当见码即扫渐渐变成了习惯,骗子却开始在二维码上找门道,且作案手段不断升级。
据媒体报道,2013年,在青岛开网店的汪女士收到“买家”发来的信息,对方说:“我在微信上看到我朋友发了几件衣服好漂亮哦,款式图片在这个二维码里,麻烦你扫一下,看有没有你家的宝贝。”可是,汪女士扫了一下二维码,支付宝密码被修改了,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,汪女士的18万元就落入了犯罪分子的腰包;广州的刘女士在街头看到扫码活动,“充话费扫码赠2G流量”,结果个人信息被曝光,银行卡被刷4000余元;2017年2月,有网友爆料,其收到一张落款为“北京市国家水务局”发来的水费缴费通知单,上面显示通过扫二维码的形式可缴纳本月水费,但经网友核实后,却发现此单据为骗局。
2017年的3·15晚会报道,专门曝光了有毒二维码。风靡全国的共享单车成为了骗子们的“香饽饽”,用手机扫描此类二维码后,或被要求直接转账,或被要求下载可疑软件,致使资金账户面临被盗刷的风险。
二维码诈骗主要有三种形式,一种是把含有手机木马病毒程序的链接做成二维码,用户一旦扫描,手机就会被植入的病毒木马感染,尤其是安卓系统手机,木马病毒自动在后台暗转后可以隐藏桌面图标,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等私人信息就会被盗取。另一种是把钓鱼网站做成二维码,用户一旦疏于辨别,将重要支付信息输入钓鱼网站,最终造成财产损失。最后一种就是直接把商家的支付码替换成自己的,顾客扫码支付时把钱直接付给了不法分子。
由于肉眼无法辨别二维码真伪,手机用户在扫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。“一定要选择官方渠道公布的二维码,在实体店消费刷二维码时,即便是在店内也要询问一下收银员确认该二维码没有问题,公共场合张贴的海报、广告上的二维码尽量不要扫。”
用户最好为手机快捷支付设置一个单笔以及当日最高支付限额,申请支付口令或数字证书等措施增加支付安全屏障,用于网购的银行卡内也不要存入过多的现金,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误扫“有毒”二维码而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。
|